Sunday 17 November 2013

酸民米芝蓮:[紐約] Peter Luger

忘了在哪聽到這句話:「時尚雜誌就是月薪六萬元的編輯教月薪三萬的讀者如何用月薪二十萬的方式花錢。」身為一個雜誌讀者,我想這句話道破了我長久以來的疑問,這些鬼東西真的有人會買嗎?好在大家都心照不宣,繼續假掰地大談(注意,不是大啖)北歐家具的潮濕問題、音響太好吵到鄰居的困擾,還有某年採收的黑皮諾不盡人意等話題,回首一翻薪水單,啊哈!原來已經改領22k了。



飲食這件事本身是個民生問題。不過特別的是,在這個島上,人們對於大餐的追求倒是挺瘋狂的。記得某年民生東路某種族歧視很嚴重的五星酒店推出風乾熟成牛排時,市場供不應求。報紙老饕忙著用看似熟悉但又很陌生的形容詞敘述其美妙的滋味,讀者則是讀得兩頰生津,這時報紙美食版就頗有時尚雜誌的氣魄:吃過一兩次熟成牛排的作者教從來沒吃過熟成牛排的讀者怎樣分辨全球最頂級的各種熟成牛排風味。不管怎樣,用重量計價的熟成牛排在台灣與我無緣,看完之後只能安慰自己多吃幾碗牛肉麵,在胃裡多待幾天或許也有熟成的效果,我想金華街的廖家牛肉麵(容我改天再多著墨)因此多賣了好幾碗麵。

大多數中產階級的家庭不會存一陣子錢去買Rolf Benz沙發(編按:假設你不知道什麼是Rolf Benz,要麼表示你已經脫離月薪三萬的困境,不然就是時尚雜誌看太少),但不少家庭一陣子會願意多花點代價享用美食。我想這個就是我們和英國人最徹底的差別,然後我們就產出了教學生一次吃兩個便當的總統,他們有個幫學生煮義大利美食的Jamie Oliver。我是標準的台灣人,出發前往紐約之前,噗浪的噗友們給了無數的建議,多半都非常有建設性,像是想不到吃什麼可以吃麥當勞、和有一家餐車好好吃只是我忘記開在哪之類的貼心提示,唯一有用且有交集的,就是預算再怎麼緊,一定要去牛排聖地Peter Luger。

Saturday 31 August 2013

酸民米芝蓮:[桃園] 詠順小吃店


前一陣子朋友圈中忽然掀起了一陣「泰國風」,追究原因是因為我們股友社的精神領袖ohmylife大大跑去學了泰文之後,宣佈自己要朝向移民泰國的目標邁進。我們都知道,在學習過泰文這種艱難的語言之後,一定要吃點Comfort Food彌補自己受創的心靈,而泰國菜就是最好的選擇了。

市面上泰國菜這麼多,詠順小吃店有什麼厲害之處? 首先,這是o董推薦的,按照過往紀錄追蹤,o董推薦的餐廳都有一定水準,畢竟硬是比我多吃十幾年,樣本夠多;其次,o董說這是他的泰妹泰文老師推薦的,挖塞這可不得了,當地人都這樣說了能不吃嗎?於是我們本飛鏢射股友社決定召開臨時中常會,雖然蒐羅的內線消息不多,但還是假裝有明牌要報給會員聽,找個名目去詠順小吃店狂吃一番。

詠順小吃店是小吃店,不是小吃部;而且是泰國小吃,不是越南小吃。所以期待「越南小吃部」的朋友可以先離開了。這家店位於桃園火車站的後站,出了火車站走地下道從後站出口出來,直直走就到了。這一區是泰國朋友們的集散地,除了詠順之外,隔壁的自助餐也是泰式自助餐。自助餐採露天打菜,打著五花五百萬大傘更增添了一些泰國風情,而這家自助餐也有賣些糕點,不過據說這些充滿東南亞風味的糕點最早是華人做出來的,調整口味適應當地市場,現在拿來台灣賣感覺特別好玩,有一點像是馬來西亞的娘惹(Nyonya)糕。

除了泰國菜以外,這裡也有印尼、越南料理,等著大家來冒險

Saturday 24 August 2013

酸民米芝蓮:[中正萬華] 宜賓燃麵


其實把這個blog打開就是為了宜賓燃麵。有這麼好吃嗎?是還不賴,只是好吃的程度和生意不成正比,一方面很怕自己吃一吃忘了,二方面看看能不能稍微增添一點點宜賓燃麵這家店的人氣。




第一次引起我對宜賓燃麵興趣的是「蛛網」這個部落格,可以說是我的燃麵啟蒙老師。話說這個blogger除了和我住在同一個社區、從事同一個行業,以及疑似好像念同一個高中之外,實在沒有太大的交集。飲食這事絕大部分的人會以自己的「口味」作為判斷基準,少數專業美食老饕會從功法、擺盤、調味和付了多少錢作葉珮雯決定,我想蛛網的作者應該屬於前者,因此我也不太確定這家餐廳到底好不好吃。在噗浪小試水溫之後,發現大家對於宜賓燃麵反應十分熱情,以這家生意這麼不好的店來說,竟然有這麼多資深大叔endorse,可以想見一定有其不同凡響之處。

酸民米芝蓮:什麼都吃就是不吃虧的飲食計畫

米芝蓮,台灣多譯作米其林。不管怎麼譯,這個偉大的名字都具有多層次的意義。老實說我一直覺得米其林這名字聽起來很遜,如果翻譯成米奇・林可能好點,至少有點海外歸國、學富五車的味道。不過自從發現香港譯作米芝蓮之後,覺得這名字更滑稽了—不管用普通話還是廣東話念都是,特別是發「芝」這個音時,一定要 Zeeee~ 出來,或垂涎欲滴,激發一絲味蕾的潛能,真是用心良苦啊!



回到正題,Michelin Guide 最早是輪胎公司Michelin為了飢腸轆轆的駕駛所設計。他們打算在法國重要的城市和公路旁邊,標注除了加油站、輪胎行、維修廠之外的設施。不過顯然他們找了一些歪嘴雞擔任編輯,無聊的法國人決定將餐廳以餐飲水準、服務品質、地點、價位區分給定星號,從20世紀初開始,經過百年淬鍊,儼然成為餐飲指南中之牛耳。

我個人覺得這本指南頗具參考意義,一是Michelin的輪胎寶寶白白胖胖,看起來就很懂吃。二是既然它是輪胎公司出版的,就會鼓勵你不辭辛勞長途駕車用餐。根據我的踩雷理論,餐廳的美味程度與距離成正比,例如說你在羅馬街頭吃了一支每個觀光客都吃過的冰淇淋(我絕對不會說是Fontana di Trevi 旁邊那家),你一定會覺得這隻冰淇淋舉世無雙的美味,大概是在樑上繞了三天還捨不得下來的程度。不過按照經濟學原理,這隻冰淇淋的效用背後,隱藏的沉默成本還包括了6小時時差、昂貴的機票旅館、在市區被偷走的Sony相機,以及對面穿短裙的義大利辣妹。所以實際上,這隻冰淇淋對義大利人和對你的效用不同,對義大利人的美味程度可能遠不及你這個台灣來的死觀光客。此外,一生去羅馬的次數有限,能吃50支已經是人體極限;但杜老爺冰淇淋隨時可以在超市買到,有時候還會打折,而稀少性 (Scarcity) 的優勢就顯明了。

Sunday 5 May 2013

狡兔第二窟


由於Pixnet不再給我足年的VIP Premium,我想我留在那兒的意義也不大了。

身為一個退休的Blogger,已經寫完、已經曝光、禍國殃民的文章就讓他繼續留著吧,倒是來這兒開疆闢土,或許今年夏天會有些更值得一寫的事情。




我決定先把一些自認較有價值的文章備份過來,既然我不是刪文王,舊的留著不砍也沒差。

繼續構工我的靈車靈堂之書,敬請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