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day 17 November 2013

酸民米芝蓮:[紐約] Peter Luger

忘了在哪聽到這句話:「時尚雜誌就是月薪六萬元的編輯教月薪三萬的讀者如何用月薪二十萬的方式花錢。」身為一個雜誌讀者,我想這句話道破了我長久以來的疑問,這些鬼東西真的有人會買嗎?好在大家都心照不宣,繼續假掰地大談(注意,不是大啖)北歐家具的潮濕問題、音響太好吵到鄰居的困擾,還有某年採收的黑皮諾不盡人意等話題,回首一翻薪水單,啊哈!原來已經改領22k了。



飲食這件事本身是個民生問題。不過特別的是,在這個島上,人們對於大餐的追求倒是挺瘋狂的。記得某年民生東路某種族歧視很嚴重的五星酒店推出風乾熟成牛排時,市場供不應求。報紙老饕忙著用看似熟悉但又很陌生的形容詞敘述其美妙的滋味,讀者則是讀得兩頰生津,這時報紙美食版就頗有時尚雜誌的氣魄:吃過一兩次熟成牛排的作者教從來沒吃過熟成牛排的讀者怎樣分辨全球最頂級的各種熟成牛排風味。不管怎樣,用重量計價的熟成牛排在台灣與我無緣,看完之後只能安慰自己多吃幾碗牛肉麵,在胃裡多待幾天或許也有熟成的效果,我想金華街的廖家牛肉麵(容我改天再多著墨)因此多賣了好幾碗麵。

大多數中產階級的家庭不會存一陣子錢去買Rolf Benz沙發(編按:假設你不知道什麼是Rolf Benz,要麼表示你已經脫離月薪三萬的困境,不然就是時尚雜誌看太少),但不少家庭一陣子會願意多花點代價享用美食。我想這個就是我們和英國人最徹底的差別,然後我們就產出了教學生一次吃兩個便當的總統,他們有個幫學生煮義大利美食的Jamie Oliver。我是標準的台灣人,出發前往紐約之前,噗浪的噗友們給了無數的建議,多半都非常有建設性,像是想不到吃什麼可以吃麥當勞、和有一家餐車好好吃只是我忘記開在哪之類的貼心提示,唯一有用且有交集的,就是預算再怎麼緊,一定要去牛排聖地Peter Luger。


提出建議的幾位朋友都非常有份量。一位是NYU Alumini,另一位則是體重很有份量。加上本人曾經非常喜歡的部落格 Dre 指南也曾對Peter Luger大書特書,決定無論出差行程多麼緊湊,或不小心艷遇碰上吃素的正妹,一定要空出一餐放Peter Luger的牛排。

一如往常的,我的旅程按照計畫分秒不差,自然也不會碰上什麼只吃素的正妹。好在本系在Carnegie Mellon攻讀MBA的優秀學長謝昌同時間正好造訪紐約。天助我也,兩個熱愛牛排的金融系校友在Peter Luger相見再適合不過了!於是乎到了紐約第一件事,就是敲出爺倆有空的時間訂位。但我真的太低估Peter Luger的來客率了,晚餐時段整週客滿,且不接受Walk-in (現場候位),不過午餐時間還有空位。當時聽了覺得有點沮喪,不過之後卻陰錯陽差的享受了紐約客的禮遇。

Williamsburg 的某個車站,過橋之後第一個 (由於我對Brooklyn不熟所以請自行Google)

Peter Luger 據說有幾家分店,但1887年創立的老店在Brooklyn的Williamsburg。各位讀者都知道,教大家怎麼去餐廳一項不是本格專長,即便場景拉到紐約仍舊如此,我想原因有下列幾項,一、他旁邊有個地鐵站,在地鐵站就能看到Peter Luger字樣的廣告,順著招牌走笨蛋也能到。二、Google Map 打開輸入Peter Luger ,或是隨便問個路人都知道在哪。三、我的好友Tina曾叮嚀我,如果你想當個真正的New Yorker,就不能對Brooklyn太熟。假如有人問你Brooklyn怎麼去,只能說過橋往東,講太多就會暴露自己不是曼哈頓天龍人了。

借用Burberry的照片
這就是我說的車站。仔細看右後方就有Peter Luger字樣,往那邊走就到了。

回到10月最後一週的禮拜四中午,那天早上我開了一個很鳥的會,但我一點也沒有北宋的感覺,因為我知道我就要向聖地麥加的方向前進了。地鐵過了Delancey St站之後,林老兄ㄟ,時速降到只剩20公里不到,原本以為地鐵又延誤了,但車上老小氣定神閒(果然是吸哈的布魯克林人),似乎是常態吧....車底傳來急促聒耳的金屬摩擦聲,沒多久我浮到了Williamsburg Bridge上,這感覺大概和摩西切開紅海的fu差不多吧?

走進PL,謝昌學長已經在櫃台等我了。引領我們進入座位的阿嬤很堅持要人到了才能入座,但純屬意料之中,因為幾乎所有Review都抱怨PL的服務態度不佳。餐廳從中間進去,分成左右兩區,不知道是不是我湊巧或是天龍人心態作祟,覺得很明顯地觀光客被引入右邊的用餐區,那裡採光比較暗、桌子比較擠,也比較吵雜一些。謝昌和我兩人因為早上都有公務,西裝筆挺的走進店裡,自然被請到左邊這區。我後面的圓桌顯然是一群Bankers(後來從聊天內容猜是JP做M/A的),隔壁桌則是一對看起來像常客的男女,好幾個服務生都來親切的打招呼。

PL 的裝潢謂之爛,如果是真正的米芝蓮評審應該會大為光火。桌上沒有桌巾,牆上的裝飾就是德國啤酒杯,菜單則是一張厚紙卡,如同裝潢一樣地塗塗改改數次。不過我們大概只花30秒就決定了,Porterhouse Steak for Two、生菜一盤、薯條,但也因為太趕了忘了點傳說中神之培根,只好作為下一次來的藉口。

非常兩光的裝潢。左半邊的座位還要一陣子才會塞滿,另一邊觀光客區已經全滿了。

服務生也十分帥氣,完全不動紙筆,拎了兩個空杯子和水壺、丟了一籃麵包變消失於無形。這樣經典的服務,竟然能從1887年開到現在,看來牛排一定有過人之處。試想一下,當中國人把澳門割給歐債國家葡萄牙開賭場時,Peter Luger 已經在Williamsburg撫慰心靈受傷的美國人了。在上菜前介紹一下,PL用的牛肉是U.S.D.A Prime 等級,全程低溫運送,挑選後再放28天乾式熟成。當然像PL這種坎贊的店家不用在門口貼上U.S.D.A Prime貼紙,也不需要服務生半跪半蹲地在你旁邊說「我們在牛排的部份是選用一個所謂U.S.D.A Prime的部分」,一切心照不宣。這家餐廳不會有人抱怨麵包冰冷,嫌蔬菜嚐起來像超市包裝的組合生菜組,大家來就是為了等待那塊迷人的Porterhouse。

麵包,Taste like shit

我們點的熟度是Rare,不過仔細看和隔壁的Medium-rare相差無幾。有不少食客說,PL的肉質之好可以吃Well-done,但也有人說乾式熟成的牛肉生一點好吃。無論如何,在Peter Luger,無論你點的是Rare、Medium-rare還是Medium,端上來看起來熟度都是一樣的。好的得時鐘、壞的得龍眼,一切都是人品問題。牛排上來之前,服務生會先倒扣一個小碟在桌上,好讓牛排上桌之後,牛油能順勢集中在盤子的一側。Porterhouse 一邊是菲力一邊是紐約客,Steak for one就沒有這個選項,這就是為什麼我一定要多拖一個人來吃的原因了。菲力和紐約客各有擁護者,我只能說PL的都是極致之選。服務生端上滋滋作響的牛排,這和我們一般對牛排的認知有很大的差異 — 靜置回醒牛排這個步驟省略了。端上來的牛排已經切好,焦脆的外皮烤成黑色,推估廚房的broiler溫度一定非常之高。牛排中間是迷人的粉紅色,服務生一人夾了三塊,又淋上了一些還在滋滋的牛油,這樣的誘惑大概連心臟科醫生都忍不住。

那個Juice好吃、牛油好吃。沙拉和薯條Still taste like shit

美妙的Porterhouse,風味十足


經過乾式熟成之後,牛肉的天然酵素打破肌肉內的結締組織,PL的牛排吃起來真的軟嫩且風味十足。我們都知道,肉的風味來自脂肪,PL的牛排風味非常集中,套句張艾嘉的名言,「好像家裡養了一頭牛」。不過PL牛排的調味很淡,或是沒有調味,旁邊附上的一碗牛排醬簡直悲劇,拿來壓壓洋蔥蕃茄還行,配上牛肉各走各的,撒鹽才是正確的選擇。不過我想各位讀者現在也能猜到,該餐廳除了牛排之外一切從簡,桌上的鹽頗不出色,充其量就是給鹹味而已,恨不得自己帶一塊岩鹽來裡面磨。但是一切瑕不掩瑜,牛肉真是太好吃了。

喀掉幾塊盤中的牛排後,滋滋盤上的牛肉比剛端上桌時又熟了一些,神奇的是,焦脆的外皮還是一樣好吃,中間半生熟的部位比剛才熟了一點,這時候的肉吃起來竟然有一種清脆的感覺,非常神奇,好像加了添加物的貢丸一樣。一份Porterhouse兩個成年男士吃,份量非常足夠,身、心、靈都得到了滿足,而前菜吃的兩光沙拉麵包則早已拋諸腦後,看著遠方帶位阿嬤的竊笑,這一刻我好像懂了 — 你來這裡為的就是吃牛排麼!

到了結帳時刻,PL的服務生忽然親切了起來,不但來問餐點如何,又殷勤的頻頻加水,暗示自己是我們的服務生,可別忘了給小費。帳單比我想像中便宜太多,大概是台灣吃乾式熟成牛排的一半左右,此刻我好像都不愧對之前讀過的時尚雜誌和報紙美食專欄了。小費給了20元,我看到隔壁桌服務生帶著一顆勞力士藍金水鬼後恍然大悟,這裡真的是能工作一輩子的幸福企業啊。

提醒我們該買單的金幣巧克力

偶爾穿的人模人樣會有不同的待遇


離開餐廳後我和謝昌在門口合影留念,泊車小弟很專業的指揮我們站到定點,喀嚓!一張清楚對焦在Peter Luger的完美iPhone照片存進我手機裡。回頭看了一眼,餐廳四周只有些冷清的小商店、三雙100的皮鞋店,Peter Luger能在這裡屹立120年,這牛排真不簡單。


總結(每項滿分10)

用餐環境:8 (5)  (如果被分到左邊的陽光區還行,右邊又吵又擠)
菜單多樣:2       (扣掉Taste like shit系列其實就只有幾樣可以選)
等候時間:1       (不受理Walk-in,訂位最好提前三週)
再度光顧:9       (有去紐約一定再度光顧)
餐飲水準:9       (沒話說的好吃,重點是只要台灣一半價)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