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dnesday 5 July 2017

斷交前的Rendezvous: 古巴 - FAQ2

好的,作者出外取材完畢,我們繼續看下去。

Q7: 哈瓦那在那些大眾媒體上出現過呢?  總覺得這個都市聽起來離我好遠。

A7: 這個問題我們先從國土資源分配的角度著眼。一般說的哈瓦那是 La Havana,也就是古巴的首都與商業中心,人口約210萬人。就算把眼光放大到加勒比海諸國,哈瓦那也絕對算是數一數二的大城(經過查資料,發現是加勒比海的最大都市)。哈瓦那由西向南延伸,總共有三個港口,距離萬惡美帝的邁阿密不過三百多公里。上個世紀初,哈瓦那成為美國人度假的後花園,賭場、渡假村、別墅林立。20世紀初,美國佔領了古巴,直到1902年 Tomás Estrada Palma上任擔當總統之後,才正式成為共和國。從1902年至1959年巴蒂斯塔政權垮台前,哈瓦那市迅速發展,並培養了可觀的中產階級數量。有了中產階級,城市中的公寓建築變急速增加,而新興的海明威海岸區(Marina de Hemingway),也建造了無數高級的海景別墅給在古巴做生意的美國富豪。古巴的經濟史由製糖業貫穿迄今,中間還有American Fruit Company等利益團體雨露均霑,美籍商人坐享其經濟成果。在30年代,如同教父II敘述的劇情一樣,美籍義大利黑手黨開始前進這片肥美之地,也成為古巴革命的一個重要的trigger event。

講到黑手黨在古巴的行徑,首先要認識的人就是天才生意人與傳奇罪犯Lucky Luciano。Luciano從禁酒時代開始嶄露頭角,建立了龐大的私酒販賣通路,橫跨美國東岸市場。然而在犯罪的世界中誠摯終招嫉,Lucky在暗殺槍口下撿回一命。經此一戰之後,"好運仔"的綽號就一路跟著Luciano,不過Lucky知道,假如不把暗殺的幕後主使幹掉,他最終的命運仍是躺在冰冷的棺木中。沒多久之後,他向美國黑手黨的五大家族開戰,傳說中的西西里晚禱之夜(Night of the Sicilian Vespers),Samuel Monaco、Louis Russo、Joseph Siragusa和Joe Ardizzone等上一代的黑手黨老大通通被幹掉,Lucky也成為義大利犯罪集團中「老大中的老大」。

在30年代,Luciano因為賣淫被起訴。而當時起訴他的檢察官杜威(就是後來以為自己選上總統的杜威)在二戰之後,為了交換情報幫助盟軍入侵西西里換得減刑,但條件之一是驅逐出境,不得在返回美國。因此,哈瓦那成為美國之外最理想的藏身之處,更靠近美國本土方便他控制在美國的生意。1946年,Luciano找上他的多年老友Meyer Lansky,在哈瓦那的Hotel Nacional安排了一場黑手黨老大的會議。美其名是聽歌手Frank Sinatra的表演,實際上卻是要處理美國境內賭場與犯罪生意的會晤。這長達一周的「校外教學」標誌了哈瓦那最糜爛也最金碧輝煌的歷史,據悉Lansky和Luciano包了一整層Hotel Nacional的房間,並雇用了當地軍警作為戒備。各方黑手黨老大齊聚一室,美食、美酒、美女(當然也有不少妓女)和無數奢華的派對。

I knew it was you, Fredo. You broke my heart.

上面的故事有沒有很熟悉? 其實《教父II》暗示的就是這個故事。Johnny Ola自然就是才華洋溢的西西里商人Luciano,而Hyman Roth隱射的對象就是Lansky。Frank Sinatra在裏頭的角色則是從第一集一開始就登場的Johnny Fontane。黑手黨標幟了哈瓦那最熱鬧也最腐敗的一段時間,更有趣的是,假設我們從「追尋教父腳步」的主題出發,的確可以踩完不少哈瓦那的觀光景點。

最好的方式,就是提著一個裝著300萬美金的手提箱下機,搭著骨董老爺車行經最美麗的濱海大道Melacon入住最有名的國營旅館Hotel Nacional。這時候說不定會有個猶太人會對你說:

" I'm going in to take a nap. When I wake, if the money's on the table, I'll know I have a partner. If it isn't, I'll know I don't. "

接著你要去舊城區最熱鬧的Plaza Vieja喝一杯。這時候有個人會問你Banana Daiquiri的西班牙文要怎麼說? 當然就是Banana Daiquiri啦! 沿著Plaza Vieja,上面是最熱鬧的Obispo步行街,餐廳請來樂團熱情地唱著當地名曲Candela。想體驗路上被要錢,相當簡單,只要平移一個街區,走在Amargura街上,就可以聞到混雜柴油、狗尿和垃圾味道的真實古巴街區。

接著往東走,會看到晚一點要對Fredo大喊 "I know it was you, Fredo. You broke my heart!"的地點 El Capitolio。不過在此之前,可以善用Hotel Inglaterra穩定的Wi-Fi熱點打卡一下。經過古巴國父Jose Marti廣場往西,就是真正居民居住的Centro Habana區。這裡滿是當年中產階級居住的公寓,現在則是密集的住宅。各種階層與工作的人士住在這裡不分你我,早晨的公車擠得密不通風。對於哈瓦那的中產階級而言,1 Peso的車票比起10 Peso的共乘計程車划算多了。沿著最大的Simon Bolivar大道走,這裡也是熟悉的電影場景。最新的飆車電影速激八(Fast and Furious 8)的賽車場景就是在這裡起跑。當地人依然習慣稱這條路叫做皇后大道(Reina)。兩旁在革命之前是商店街,不過現在則被冷清的國營商店取代。

Reina 實景

電影場景

玩命光頭的賽車路線從Reina出發,接著轉進小巷一路狂奔到海濱大道(Melacon),最後在火燒車與炸引擎的雙重衝擊下在海濱大道結束。Melacon對當地人來說具有重要的地位,除了是交通要道之外,夜間也是許多情侶散步依偎的地方。這一片綿延十多公里的海岸線,往西則連結到高級別墅與使館區Miramar,以及20年代開始建立的遊艇俱樂部Club Havana。

Wim Wenders的紀錄片Buena Vista Social Club (樂事浮生錄) 亦是另一個西方世界切入古巴社會的觀察點。Wim Wenders 本身對於古巴或是Cuban Jazz沒有特殊喜好,然而他工作上的拍檔Ry Cooder 因緣際會下發現了Buena Vista Social Club 這個樂團與俱樂部的故事。一群年逾半百的樂手顯得滄桑又迷人,Wenders便在一知半解的情況下去了古巴,藉由音樂貫穿了這個爵士樂迷心中經典的紀錄片。Compay Segundo低沉的嗓音與輕拍吉他的節奏下唱起Chan Chan,已經成為這個城市最有影響力的文化旗幟。即便Segundo已經作古,但是每個街頭演唱者仍不斷地模仿著Segundo沉沉嗓音,繼續replay這首歌曲。

Wenders 的紀錄片完成之後,也把古巴音樂帶進了西方世界。Buena Vista Social Club的老年成員巡迴了歐洲各國,最後也在文化人(想當然是佐佐)的積極奔走下,敲破冰磚在卡內基音樂廳表演。此舉讓不少在美古巴人熱淚盈眶,就連樂手也激動不已。不過當他們要打電話回老家時,卻怎麼撥也撥不通....



 Chan Chan at Carnegie Hall



Q8: 古巴的飲食衛生狀況如何?  有什麼好吃的嗎?

A8: 說到吃,真的講到古巴的痛處了。

大致上來講,古巴算是個農業國家,全國面積最大的種植作物是甘蔗(不是菸葉唷)。位處北迴歸線,能種的作物和台灣十分相似。芒果、西瓜、木瓜等都是居民日常吃的水果。加上四面環海是個島國,豐富的海洋資源也足以餵飽整個國家。但是在共產體制之下,早期的餐廳和食物供應合作社都是國營單位,因此東西吃起來「很一致」。舉三明治為例吧,三明治的麵包是國營麵包鋪做的,雖然各地都有小的國營麵包坊,但是材料和作法大同小異,所以吃起來幾乎一樣。內容夾的芝士是國營酪農場出品,火腿也是國營肉品加工廠出品。我特地跑去國營食物商店看,火腿還真的就是那麼一千零一種,另外一種就是看似Iberico但吃起來完全不是那麼回事的生火腿。所以去到哪一家餐廳,無論是私營餐廳還是國營餐廳,咖啡館或小酒吧,只要點三明治吃起來都一樣,差別只有盤子旁邊擺的是小黃瓜切片(真讓人想起美而美啊)還是番茄切片,無聊的很。更棒的是,古巴人似乎對於義大利菜有著熱愛,街上最常見的國營餐廳就是義大利餐廳。然而不是義大利國經營的─義大利國營餐廳中,大致上就是提供兩種食物: Pasta 與 Pizza。雖然有幾種口味能選,不過Pasta就是水煮麵上面淋番茄醬,剩下再看放的是國營火腿切絲還是鮪魚罐頭,或著罐頭玉米與罐頭鳳梨。事實上,我覺得古巴與台灣很可能是全球唯二會把罐頭玉米粒放在Pizza上的民族,我建議在外交出現困境的現在,應該推動玉米粒外交。

而Pizza上面的cheese也是國營農場出品,不過這個包裝是一包的mozzarella cheese,烤完看起來還真像回事,吃起來則完全不是這麼回事。不清楚為什麼古巴人對於Pizza情有獨鍾,大小城鎮一定有一個Pizzeria。我在旅行的過程中碰到一對義大利夫妻,他們看到自己國家的美食被做成這樣簡直要崩潰了,而且對於不想花太多時間吃飯的旅人來說,唯一的選擇就是國營三明治或是Pizza,所以義大利人還是含淚吞下。我當場笑他說這就如同我要來古巴吃中餐一樣,還笑得很大聲,沒想到經過幾天之後便換我被可怕到不行的中國菜荼毒....

我在哈瓦那住的民宿位在Gervasio路上。從地圖上看Gervasio好像是條不怎麼小的路,但實際上僅容一車經過。而就在隔兩條街的地方,地圖上標示著Barrio Chino,中國城。古巴的華人和第一代美國華人移民的原因一樣,就是來做工。不過古巴當時主要產業是糖業,在西班牙殖民統治下,簽約運來華工。古巴的華埠,可說是拉丁美洲最古老的華埠,人數在1940年代達到鼎盛,有近16000名人口。而根據CIA的統計,在2000年之後,擁有古巴國籍的華人僅剩下300人。1959年卡斯楚領導的革命成功後,華人看到了中國共產黨的革命之後,擔心同樣具有社會主義特色的726革命黨(當時還不算是古共)將華人的生意歸公,加上美國對古巴進行貿易禁運,擅長貿易生意的華人苦無利潤,便紛紛離開古巴前往巴拿馬,或是北美生活。經過數十年的閉鎖,老華僑已逝,因此社區逐漸縮減。留在Barrio Chino裡的,只有當年的國民黨古巴支部、現今的中華會館,以及少數裝潢滿足古巴人民期待的中國餐廳。

根據聖經LP指引,我住的這區附近最好吃的餐廳就是一家叫做"蓮花" Flor de Lotto的中國餐廳。因為出門前的讀了這段歷史,所以即便知道這家中國菜館不可能有人類吃的中菜,我還是抱持著追尋歷史遺跡的心態去吃了一餐。點了一盤咕咾肉套餐,來的是加勒比海風格裹粉炸里肌,配上一碗鳳梨果醬,外加一碟醬油炒的米飯。或許這就是哈瓦那人心中的中國吧!

留下門牌,但見不到華人

不知所謂的中國菜


看到這裡,我相信許多朋友會冒出和我一樣的問題: 難道沒有當地人吃的私房餐廳嗎? 答案是: 幾乎沒有。

別忘了古巴人民的月收入僅20美元,這樣的金額不足以有太多的外食享受。加上國家配給糧票、糧食,優先自然是先在家把東西吃完。國營食堂裡偶有古巴家庭用餐,但享用的食物也稱不上美食。在連續下雨三天,哪都去不了的千里達,我很幸運地被當地家庭邀請參加家族餐會。在堪稱盛宴的一頓飯中,蛋白質的來源就是一塊烤得很乾柴的烤肉、火腿絲和聊勝於無的鮪魚沙拉,要餵飽一家七口外加一個小孩,這還是收入較好的民宿主人一家呢。滿足口腹之慾在古巴是一個奢侈的享受,吃飯的預算也因為外國人的身分水漲船高。一般來說,較為正式(就是能吃飽的)一餐大概會花上10~15美元,對於在西方極樂世界生活的人們來說不算太貴,但衡量當地人的收入狀況就知道這100%是宰殺觀光客的。國營食堂中供應的豆子米飯炸物分成兩個系統報價,CUC定價介於3~5美元,CUP就顯得合宜的多。礙於我口袋沒有CUP,這類餐廳就是體驗過就好,因此整趟旅途就在一個有點吃不飽的節奏中完成,導致我回美國第一餐就吃了近30塊的清粥小菜了...

乏善可陳的國營食堂


衛生方面,我覺得大致上還算蠻衛生的,也沒有發生太恐怖的事件。(特別是我經歷了柬埔寨無敵的食物中毒之後)。街邊肉舖上蒼蠅很規矩地盤踞在豬腿上,自然溫體豬肉也不會有特別的冰箱保存。國營超市裡也有冷凍的肉品,不過肉看起來非常不美味,但至少我吃了8天下來沒什麼太奇怪的反應。若要說拉肚子的元凶,可能是本地用的油品都是棕梠油,吃習慣橄欖油或沙拉油的我們要花點時間適應,不過習慣了就好。街邊的芒果與水果可以放心享用,價格則隨著你西班牙文的流利程度與長得像不像外國人互異,偶爾有看到賣椰子水的攤位,但一顆椰子要價2美元,我想我還是回曼哈頓喝吧。

不過古巴的飲料就精彩了,從這個區域發跡而聞名全球的調酒不計其數,當然也和本地有著高品質的Rum(西班牙文Ron)有關。首先登場的是Cuba Libre,台灣香港多翻譯成自由古巴。很多人誤以為這個飲料與古巴革命有關,實際上他發生的更早一點,是在100年前的古巴獨立浪潮,加入咖啡與蜂蜜以及Rum,讓戰士們補充體力。Mojito也是另一個Rum base的調酒,正好是海明威最愛。這個調酒裡有著大量的砂糖和Rum,都是糖業的附屬品,而據說最早的Mojito 配方,是直接加入甘蔗汁的,或許改天應該自己試試看。海明威的名言 "My mojito in La Bodeguita, My daiquiri in El Floridita" 也讓這兩家酒館聲名大噪。Daiquiri 也是本地調酒,不過是美國人發明的。這些Rum調酒的特色,就是又甜又烈。一個合格的古巴酒保,必須要給足半杯以上的Rum才能算是正統。我剛下飛機的第一天嚐了一杯Cuba Libre和一杯Daiquiri,喝完忽然天旋地轉。日後看到了正在調酒的酒保,我才知道在本地給酒是這麼的大方。

在古巴喝酒一樣分成老外和本國人兩種店。海明威去的El Floridita屬後者,一杯調酒3美元。本地人在晚上經常可以看到拎著最便宜的Havana Club自己勾兌著國營可樂TuKola享用,偶爾也能在街邊買到塑膠袋分裝的私釀Rum。我試了一點,真是又烈又難喝,畢竟國營酒造Havana Club一大瓶才5CUC,為了避免傷身還是乖乖買品牌酒吧...

全球最有名的Rum莫過於Barcardi了。Barcardi家族從古巴發跡,不過由於激烈的反對卡斯楚,因此在革命成功之後逃往美國,工廠也被古巴收歸國有。一般人相信,Barcardi家族在流亡美國之後,仍與古巴流亡代表團RECE有關,和豬玀灣事件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自然卡斯楚政權對其恨得牙癢癢。但若講到酒的品質,Barcardi生產的Rum實在不及Havana Club的水準,無論是沒有陳桶的blanc或是陳桶的皆如此。近幾年Barcardi一直引導消費者相信他的"古巴血統",特別是在Havana Club經過法國貿易商代理,已經能行銷世界大部分的國家,兩者競爭激烈。不過如果有機會試試Havana Club,相信任何有舌頭的人士都不會回去喝Barcardi的。


Q9: 古巴雪茄聞名全球,要去哪裡買雪茄呢? 要買哪個牌子好?

A9: 古巴雪茄只有一家公司,就是國營菸草公司 Habanos S.A。只是有幾個不同的牌子,常見的諸如Cohiba、Partagas、Romeo y Julieta、Montecristo、H. Upmann等,都是由國營菸草廠出品。每個菸草廠並不一定會出產所有的雪茄品牌,像位於哈瓦那的Partagas菸草廠就生產了Cohiba、Partagas、Montecristo、Simon Bolivar等牌子,而不同品牌的雪茄由不同的菸草配方做成。作業員領到菸葉之後,會先按照好壞分類,加上有不同品種、發酵程度的菸葉,雪茄師在按照他們的經驗與配方,調整出風味風格相同的品牌雪茄。在雪茄最外表的一層菸葉是專門用來包雪茄用的,而裡面每一層菸葉的排序和濃厚程度都有很多學問,基本上和不同品牌的風味有直接關係,再做成不同茄形、大小與粗細,販售時則以號數與名稱區別。所以同樣Singlo II,每個品牌的大小可能略有不同,但是同一個品牌下的Singlo II大小是一樣的。

全球最有名的雪茄品牌莫過於是Cohiba,那是國營菸草公司特別供給給卡斯楚的雪茄品牌。據工廠解說人員表示,工廠過去會篩選特別好的菸葉,並由固定的專人在嚴密監視下做好卡斯楚的雪茄,而且一路都有專人護送。因為CIA在豬玀灣事件之後,千方百計想把卡斯楚幹掉,據說當時做了一批雪茄炸彈,便是企圖用卡斯楚最愛的雪茄殺死他。

一般來說,最多人買的多半是四號茄。可能是大小粗細剛好(好害羞啊),拿起來有氣勢又不會花太長時間抽。邱吉爾雪茄一根起碼一個半小時起跳,而二號好像又有點太小了。不過由於大小不同,燃燒的溫度和菸草的濃郁程度會有所不同,以Montecristo來說,我就覺得2號比4號風味更好一點。或許是因為Montecristo這個牌子本來就是走濃郁路線的,而以平衡和醇厚的Cohiba來說,6號也是廣受歡迎的尺寸。

借用這張圖說,一目了然

古巴雪茄之所以被市場追捧,除了本身品質優異之外,更重要的是被美國長期禁運。據說JFK在簽字禁運古巴產品之前,請秘書進口了上千支的H. Upmann雪茄,直到確定雪茄安全上岸之後,才放心簽字。而美國在歐巴馬去握手之前一直沒辦法正式進口,但美國消費者還是透過網購(早期是郵購)從加拿大買進古巴雪茄,但也造成古巴雪茄洛陽紙貴。而有間菸草公司在80年代看到了這個商機,就把Cohiba這個品牌在美國註冊,實則銷售多明尼加雪茄。一般來說這種Cohiba被大家暱稱成Red Dot Cohiba,畢竟正牌的Cohiba在美國仍然充斥著水貨。Habano S.A. 在驚覺商標被盜用時已經來不及了,加上米國法院擺他一道,稱「反正古巴產品沒有機會在美國上市,因此不會有混淆的問題」一說讓古巴國營菸草公司簡直崩潰。迄今,商標戰持續進行中,而兩家Cohiba則走上了完全不同的路線。多明尼加的強調把雪茄丟在酒桶裡增加風味,古巴的Cohiba則繼續打著特供(天啊我講了好阿六的詞)卡斯楚雪茄的形象在國際上銷售。而Cohiba常常是台灣人對於雪茄的第一印象,看來品牌建立的挺成功的。

雪茄Cigar這個字據說是徐志摩所創,因為燃燒後的灰燼如雪。不過在古巴,本地人稱雪茄就叫Tobaco(只有一個c),香菸則是Cigarette。要購買古巴雪茄,請認明國營商店 Casa del Habano,這就是國營菸草廠的直營店,至少在雪茄工廠我都沒見到販售雪茄的販賣部。雪茄工廠是開放供人參觀的,哈瓦那的工廠就在Reina大街下面,距離Jose Marti廣場大概3公里左右。據說Vinales可以參觀菸草田,或許更值得參觀。

我的雪茄工廠之旅不太順遂。雖然離我住的民宿不遠,但第一次去就吃了閉門羹。警衛說參觀工廠要有門票,但是門票並不在雪茄工廠販賣,要去旅館裡找櫃台買。於是乎我就查離線地圖找到了附近較有規模的旅館,走了2k多過去。到了旅館櫃檯才跟我說他們並不是販售門票的機構,賣票的是國營旅行社Cubacation,而Cubacation的櫃台設在Hotel Plaza裡。我看了地圖大概距離3k多,又走路過去。到了之後Cubacation櫃檯的小姐跟我說今日參觀時間已經要結束了(下午一點),要我隔天再去參觀。但她今天不能賣我隔天的票,要我隔天一早再來。好在我已經非常習慣這樣的步調了,沒多說什麼隔日再戰。隔天早上9點上班時間來報到,櫃台小姐還沒上班。等到9:30,小姐終於來了,不過又花了20分鐘梳妝打扮喝茶看報,直到9:50才開始接客。恩,英特納雄奈爾果然會實現。

雪加工廠的參觀行程要價10CUC(也就是10美元),由一位口音非常重的女士帶隊。首先他要大家把相機與手機收起來,包包存進「很安全」的寄物處。雪茄工廠全程禁止拍照,她從如何挑選菸葉、捲菸、測試到包裝開始講解,一切都是Made by hands。其中最有趣的是他們真的有幾位「試菸師」的工作就是在生產線上隨機抽樣雪茄拿起來抽抽看,看看是否每一批都維持相同的品質。而每個工人每天都有5支免費雪茄,品牌任選。而雪茄工廠的工人在古巴算是高收入的人士,產量如果超過目標還有獎金。工廠另一側有一些年輕人,據稱是實習生,未來則會加入生產線中。

就在行程結束之後,帶隊的女士很神祕問有沒有人要買雪茄? 接著就領著大家走進剛剛很安全的寄物處,把門鎖起來。她說因為每個員工都有5支雪茄的額度,因此她負責把雪茄收羅起來,用市價的1/2賣給觀光客,當然是檯面下的交易。說實在的,街邊每天都有人跟我兜售雪茄,而話術都一樣:我有個親戚/朋友在雪茄工廠上班,因此有物美價廉的雪茄可以賣給你。但聽民宿小哥說,這些幾乎都是拿一支1 peso的劣質雪茄濫竽充數,反正多數觀光客分不出來。我為了讓台灣同胞不要受騙,我還真去買了一支。只能說小哥是對的,你或許可以不相信我的人格,但是你可以相信我的舌頭,這騙不了人的。

但神秘女士的offer實在太誘人,其一是因為這件事就發生在菸草工廠內,而且所有雪茄看起來都完美無瑕 ─ 無論標籤、大小還有木盒都是。其中一對南非夫妻忍不住買了一盒Reserve版本的Cohiba,神秘女士迅速從口袋掏出防偽封條和標籤貼上木盒,一切彷彿原廠般的交貨給南非夫妻。但我總覺得事有蹊俏,首先若是員工自用品,應該是從生產線上隨機抽樣,每支的大小與品牌應該不同。就算為了賣給觀光客,刻意選擇同一品牌同一尺寸的,因為一天只有五根,換句話說要湊滿一盒也要花個5天。這時每支的顏色與標籤的高度應該不完全相同,因為在裝盒的過程中,工人會人工調整標籤的位置和把顏色相近的雪茄放在同一盒。我眼前的這盒未免也太完美了。雖然一切都很合理,但我還是很冷靜地走開。Too good to be true.

回家(我的民宿)之後剛好碰上小哥的叔叔,他也曾經在雪茄工廠工作過。他說這種事情以往都曾發生,就是員工把自己的quota賣給熟識的商人然後重新包裝後走私去美國(因為當時美國不准整盒的雪茄進口,這些商人就用散裝的混進美國市場)。然而時至今日,這類雪茄的「銷贓管道」或許改變成直接賣給觀光客,但沒理由成色款式都這麼湊巧。他合理的推斷是員工把實習生做的練習品拿出來貼標出售,聽起來就合理多了。反正我沒買,就算是真的,只能說自己無緣享受便宜的雪茄而已。

由於我還要回美國,能帶雪茄的數量變得非常重要。我詢問了包括國營菸草公司店員在內的許多人,說法互異。菸草公司員工說只要有收據,你愛帶多少帶多少。美國人則說最多帶兩盒,但一盒支數不限。另一個美國人跟我說你只要藏在託運行李內,要帶多少美國人都不知道。事實證明是純粹看運氣,而美國海關也懶得管我帶多少雪茄。在我通關時前面的越南人幾乎把魚露、肉乾、水果全部繳械了,到我的時候即便知道我從哈瓦那飛回來,看都懶得看就叫我滾蛋。然而台灣目前的規定是25支雪茄,超過必須申報。



Tuesday 27 June 2017

斷交前的Rendezvous: 古巴 - FAQ

雪茄、老車、爵士樂、色彩斑斕的建築與美麗的人們,古巴從任何角度看,都是一個令人嚮往的國度。第一次動念想去古巴大約是六年前(2011年)。不過拖著拖著,歐巴馬都去古巴和老二卡斯楚(Raúl Castro)握手了,美國航空公司也可以降落哈瓦那,心想再不去,古巴在美國觀光客的摧殘之下,可能就不是我心中的古巴了。由於古巴旅遊在台灣能撈到的資料不多,中文資料少的可憐,加上隨著美古關係改善,許多資訊在一年之內完全沒有參考價值,因此一切功課都自己來。既然回來了,我想忝為台灣人,應該要多提供點資訊。這次改變一下習慣,用Due Diligence Questions的方式讓大家了解,最後則附上survival pack備查。


Q1: 去古巴要安排幾天? 古巴有什麼好玩的?

A1: 這個問題取決於你想去哪些城市,還有用什麼樣的方式前往。如果單哈瓦那一個城市,我想5日遊可以讓你逛玩大哈瓦那。但如果要去其他城市,請考量古巴的公共交通時間很長,根據聖經Lonely Planet(真是人手一本),8日至30日都是很好的玩法。我這次去了8天,很不貪心的只去了3個城市,因此整體而言時間是很充裕的。加上我移動的方式是租車自駕,在時間上具有更多的彈性。

古巴有什麼好玩的? 這就跟問我日本有什麼好玩的一樣啊! 待的時間越多,越能體會古巴這種具有社會主義特色的旅遊地點。對古巴本國人來說,或許不是最自由的國度,但我很確定古巴是外國人能去最自由的共產國家。加上哈瓦那、Viñales、Trinidad 都是UNESCO欽點的世界文化遺產城市,或許觀光資源少了一點,但是絕對難讓人失望。

以哈瓦那來說,是我去過最混亂、複雜、矛盾卻又生氣盎然的都市。正在裝潢的國會大廈和新開的Kempinski外資酒店,連通了塞滿觀光客的Obispo小巷和各種博物館的哈瓦那舊城區,不過僅隔兩個巷子,卻又是如同上海弄堂般擠迫的居民生活區。私有的餐廳與商店開始漸漸發展,薪水微薄的市民卻仍擠破頭想進便宜的國營商店購物,但又喜歡在發薪日或領了小費之後,一擲千金花上1塊美金喝一杯加滿蔗糖的Espresso;國營商店裡提供的服裝款式無聊的讓人想起中央日報,古巴人卻可想盡辦法弄到在西方世界中俗不可耐、色彩繽紛印著大大假冒logo的鮮豔衣裳。無論男女,皆毫不吝嗇展現她們曼妙的身材–雖然有些早已走樣。這就是古巴,矛盾卻又大膽,在過往被貿易封鎖的60年,用智慧戰勝環境。正如同當年美國人留下的老爺車,古巴人縫縫補補,修了又修,把原本耗油的V8引擎換上了蘇聯製的柴油引擎,信心滿滿還要再戰十年。他們熱愛抱怨,抱怨政府老是箝制各種自由,卻又自豪於建立在這個封閉體系下的教育與醫療制度。而在抱怨之後,一杯Rum,一包最便宜的Popular香菸,聽到隔壁私人餐廳為了招攬歐美觀光客而請來的樂團演奏,又忍不住踩著salsa舞步跟著節奏扭動起來。

附上古巴Hito 排行榜第一的 Despacito


歌詞超A的,Despacito就是"慢慢地來",剩下大家自己遐想吧.....

Despacito
Quiero desnudarte a besos despacito
Firmo en las paredes de tu laberinto
Y hacer de tu cuerpo todo un manuscrito

觀光資源方面,古巴在90年代之前是幾乎沒有西方極樂世界的人去旅遊的。就連Lonely Planet的作者也是遲至1997年才第一次進到古巴。可想而知西方世界標準的觀光資源要麼就是1920年由Lucky Luciano與Meyer Lansky所建 (也是教父II裡面的Johnny Ola與Hyman Roth),要麼就是90年之後陸陸續續在蘇聯解體,被迫傾向自由市場經濟下的產物。因此不用期待有什麼服務很好的旅館或觀光中心。不過這幾年外資在哈瓦那逐漸開始管理旅館業,例如翻新一整棟貧民窟改建的Manzana Kempinski酒店,以及在Marina de Hemingway 的Four Point Sheraton等。哈瓦那有比較多且比較有樣子的國營旅館,但是一樣要什麼沒什麼。


Q2: 如何飛到古巴? 古巴簽證要怎麼拿?

A2: 我這次的行程從洛杉磯出發,搭阿拉斯加航空的航班直飛哈瓦那。事前最大的問題就是:從美國直飛古巴有著所謂「13項條件限制」,以下條列給大家看看。

1. 拜訪親屬
2. ​政府公務
3. 新聞採訪活動
4. 專業研究或會議
5. 教育活動或民間交流
6. 宗教活動
7. 運動或公開活動
8. 支持古巴人民
9. 人道計劃
10. 研究
11. 資訊材料
12. 授權出口活動
13. 非古巴國內移民

好的,無論中文還是英文,OFAC(美國財政部海外資產管制辦公室)列出的條件真是讓人摸不著頭緒。根據阿拉斯加航空的規定,旅客必須下載表格並申報前去古巴的目的。我研究很久之後決定勾選「宗教活動」,而我也很乖的在星期日去教堂望了彌撒,應該算是有確實申報吧....  但這個表格航空公司只是象徵性地收取,美國移民局離境時根本不鳥你要去古巴幹嘛,看到登機證和護照就放行了,這個表格只是被航空公司收起來存查。我瞄了一下周遭旅客,有人勾支持古巴人民,有人勾教育與民間交流,反正隨便你選都可以。另一個前往古巴必須的是要購買古巴的醫療保險。從背包客棧爬文來的資料說,要先去買一個「有包含古巴的」保險,並請保險公司出示英文證明,入關時海關會看。不過阿拉斯加航空在票價內已經包含了這個項目,因此無論出入境都沒有被要求出示這個證明,好險我也沒有額外花錢買,看來是比較聰明的做法。

不過上面講的一點也不重要,因為美國川普大統領在6月16日最新的政策已經禁止個人前往古巴旅遊,所以這個資訊已經可以作廢了。現在從台灣(或亞洲)最方便的前往方式是從加拿大轉機,多倫多有直飛哈瓦那的航班。假如閣下在6月17日已經開票美古航線的航班,恭喜您可能是最後一批可經由這樣方式前往古巴的旅客了。

至於簽證方面,古巴是個有趣的國家,聲稱歡迎全世界的旅客前往。觀光目的之遊客可以購買觀光卡 (Cuba Travel Card)入境,其他目的則前往各國古巴大使館辦理簽證。但是有意思的地方來了,由於航空公司與代辦旅行社要賺錢,因此航空公司會在check in櫃檯旁邊附設販售觀光卡的地方,在網路上則有聽說歐洲旅客自己在歐洲的古巴領事館拿了簽證,卻被美國的航空公司拒絕登機,因為入境目的不同,最後又被強迫花了100USD買了一張觀光卡。我個人覺得這個和航空公司的利益比較相關,因為古巴邊檢是不會管你用什麼方式入境的,只要持有的證件與簽證正確即可。所以比較保險的方式就是跟所屬的航空公司購買觀光卡,一張50USD,外加50USD手續費(什麼鬼),反正就當搶劫,高舉雙手投降奉上現金。


Q3: 古巴使用什麼貨幣? 在哪裡可以換到。

A3: 古巴有兩種貨幣雙軌進行,並沒有限制外國人一定要使用哪種。外國人用外幣(USD、EUR、CAD)在銀行換到的貨幣是CUC,也就是可兌換披索。本國人直接持有的貨幣是CUP,兩者之間的交換匯價是1:25,1CUC大約等於1USD(最早外匯券設計就是如此,但仍有小幅波動)。CUC只有在古巴當地才能兌換,拿美元兌換除了spread之外會有一個12~15%不等的逞罰性手續費,EUR與CAD則無。我雖然從美國去,但仍然準備了EUR現鈔換匯,地點則僅有當地銀行,沒有民間找換店。信用卡方面,古巴漸漸做外國人生意的一部分國營商店開始接受信用卡,不過手續費很高,例如販售雪茄與Havana Club酒的Casa del Habano 就收信用卡,Master與Visa都收,其他卡籍仍不普及。

CUP方面,外國人不太容易拿到手,因為多半的CUC消費都會找CUC給你。除非碰到惡劣的街頭騙子,會故意找匯差極大的CUP硬幣充數。簡單的辨認方式就是無論紙幣或是硬幣,CUP上都有人頭(Jose Marti頭像),CUC則通通沒有人頭。如果拿到人頭的硬幣表示他是匯價遠低於CUC的本地CUP。CUP當地人直接念Peso,CUC則讀 "k'uk",Peso在街頭上買水果好用,國營商店也收,但只要是貴一點的東西(例如電器用品、汽車、雪茄等)通通只收CUC,本國外國沒有例外。至於價格方面,通常國營商店會清楚列出兩者售價,匯兌價格不太失真,但這類商店外國人消費的比率很低,至於專做外國觀光客生意的餐廳與商店就只收CUC,價格也與美國本土看齊,當地人幾乎不前往消費。唯一最大差別是搭計程車,外國人幾乎都會被收到5~10CUC,本國人付的價格則遠低於這個標準,付到1CUC已經算很多。後篇會更詳細介紹古巴的計程車系統。

古巴中央銀行一直到1997年才正式成立,商業銀行方面則以Banco Popular de Ahorro,簡稱BPA,和Banco de Credito y Comercio,簡稱BANDEC兩家分行最多。而Cansas de Cambio S.A. (CADECA) 也有匯兌業務,可以兌換CUC與CUP,但不涉及外匯業務。根據古巴共產黨批准的《黨和革命經濟社會政策綱要》,社會主義國營公司仍然是全國經濟的主要模式,但銀行仍可以對家庭提供信貸購買新的家電和家用產品,以及農民貸款購買生產器具。整體而言商業銀行的客戶仍是以國營企業為主,因此對於一般民眾的關係僅有存款、小額信貸和繳費等業務,理論上應該不太忙碌。可是實際上古巴的商業銀行天天客滿,甚至必須出動警衛把過多的人群隔離在銀行外面排隊。因此日常經常可見銀行門口大排長龍,根據我的經驗,在人較少的Cienfuego換錢,從外面排隊進到裡面正式拿到號碼牌大約等待40分鐘,領到號碼牌到櫃檯大約45分鐘,在櫃檯等櫃員把錢換好也花了20分鐘,整體流程大約要2小時。因此我建議在出門前先估算一下自己需要的額度,一次換好。反正也沒什麼匯兌風險(基本上對美元就是1:1),早換晚換都一樣,更不需要分散籌碼下單。


Q4: 古巴窮嗎? 主要城市治安如何?

A4: 根據1976年全國人民政權代表大會通過的憲法規定,古巴是主權獨立的社會主義國家。倡導民主統一,並且由全體勞動人民參與,謀求個人與集體利益及人民團結。除了馬列主義之外,全國人大(古)也把Jose Marti的思想列為古巴共產黨的思想指導,截至目前為止社會主義的體制尚未改變。

按照這個標準衡量,古巴人均月收入為20CUC(20 USD),較高收入者如醫師、教授、工程師、雪茄工廠工人則會領到70~90CUC不等。按照這個標準古巴是真的蠻窮的。基礎建設方面,主要城市有電有自來水,兩者供應不太穩。去年哈瓦那曾經連續9日沒有供水,根據小弟實際訪談當地居民,當時衛生出了很大問題,政府被迫開著水車到處送水,城市裡的勞動階層則新興了一種「挑水找水」的行業,有人會去追蹤水車的地點,並且以最快時間打好水送給有需要的家戶(多半都是經營接待外國人的民宿業者)。經過去年的停水事件之後,不少古巴公寓樓頂都加裝了新的儲水設備,至少能撐上1周。就哈瓦那而言,每日供水的時間從早上8點供應至晚上8點左右,半夜則減壓幾乎水龍頭轉不出水來。電力方面,哈瓦那狀況好些,因為電線已經地下化。其他城市在雨季則有機會停電,純粹是因為電力輸送中斷。

在老二‧卡斯楚上任之後,古巴社會在經濟上有了部分的改良,主要是引入市場機制。目前哈瓦那的房子可以在有條件的批准下買賣轉讓,而古巴人民的住宅自有率則在90%左右。私有小型企業和農業項目則小幅度開放,光是Trinidad的私有餐廳,就從10年前9間擴張到破百以上。另一方面,巴西向古巴政府要了不少古巴醫師在巴西執業,每月巴西政府則付給古巴政府超過4000USD的薪水給任何一位醫師。然而這筆錢絕大部分都進到了政府口袋,實際上古巴醫師在巴西僅拿到約1/10的薪水,但他們仍靠著代辦進口貨以及省吃儉用,攢回國內改善生活。而雪茄工廠的工人則是在一定產量以上可以得到獎金,另外則靠著出售私人每日的配額雪茄給觀光客,若一日五支全數出售,則大約當日可以產生30~50USD的收入,在當地實屬可觀的收入。

儘管古巴人民收入不豐,但社會治安仍非常好。主要原因是失業率極低,鮮少人遊手好閒。公共醫療也維持了良好的公共衛生,多數人不愁沒錢治病。但偷竊的情況仍偶有出現,特別是稀缺的物資。例如汽車停在路邊,很可能輪圈蓋、雨刷等小配件被拔走,整輛車偷走的情況則不至於。隨著觀光客增加,職業騙徒和Jineteros 掮客更是屢見不顯,但他們鮮少對觀光客的人身直接傷害,多半就是賣些劣質的商品和推銷民宿餐廳等。對於經常在第三世界國家旅行的遊客來說不算是太棘手,我卻發現美國人被騙的比率蠻高的。整體而言,半夜走在滿是當地屁孩的街道上不至於讓我覺得太可怕,但是實際情形因人而異,至少不只一位美國遊客跟我抱怨過覺得晚上的哈瓦那街頭非常危險。


Q5: 聽說古巴上網很困難,我要怎樣在沒有網路的情況下旅遊?

A5: 放下手機,立地成佛。在沒有手機網路的年代我們也是可以旅行的,靠的是地圖和一張嘴。古巴的上網分成幾個來源,一是電信局ETECSA經營的網咖,是早年唯一連上internet的地方。不過從2015年開始,古巴在全國城市開始逐步建立熱點,任何人的手機或是電腦都可以連上這些熱點,然而家戶的internet仍然不普遍。在古巴上網要先去ETECSA購買上網卡,以小時計算,官方售價是1.5CUC / hr。觀光酒店多半也有代售網卡,不過價格則高至4~5CUC/hr不等。如果要購買便宜的ETECSA卡,則需要去電信局排隊。一本護照一次可以買3hrs,不過這也不是完全絕對,因為我第一次去就成功買到4hr。跟上述銀行的排隊情況類似,買網卡在人不多的時候大約花費一小時可以買到,但有遊客說在哈瓦那花了三個小時排隊,等到電信局都下班了還沒買到。

買到ETECSA網卡之後會有一組帳號密碼,密碼用類似刮刮樂的銀粉封住。連上ETECSA的網路之後會跳出login頁面,登入就能上了。不過古巴的網速不好(聽說已經比幾年前快很多,但對於我們來說還是很慢),我試過line的語音電話是沒辦法接通的。而在連線很慢或不穩的時候,最好的做法就是趕快斷線重連,因為計算的單位是時間而不是封包。而使用internet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在不用之後要立即登出,而多半的熱點都有很大的登出問題,常常莫名地浪費你剩下的網卡時間。至於連外的網站完全不鎖,不必翻牆。

我出門之前對於古巴找路這件事是感到最緊張的,因為我第一天下機就要夜戰遠征近300公里去Cienfuego,因此也做了最多的準備。除了聖經LP 2015版(2017版正在推出,預計年底出,建議大家等這本)之外,另外也列印了很多張google map的截圖。甚至還在我的筆記本上做了如拉力車手繪製的路書,包括相隔幾公里接壤到什麼路左轉右轉,打算配合汽車的里程表歸零找路。不過最後最有用的是事先在美國下載的手機版離線地圖 Offline.me 。此地圖靠著手機的GPS與wifi定位,且資訊內容十分準確。除了在行車靠近目的地時偶爾找不到定位之外,其他都十分讓人滿意,裡面甚至還有wifi熱點的資訊。

Offline Map的畫面

如果有機會向當地人問路,古巴人報路的方式非常聰明。以我在哈瓦那住宿的地點為例,民宿主人跟我講地址時就是說在 Gervasio 街幾號,Salud 與 Reina 街之間,很像紐約人跟你說在第五大道幾號,50街與51街之間這樣,因為古巴多數的都市也是用這種棋盤式的街道設計,所以其實靠著這樣的系統,計程車司機或是當地人很快就能locate你的位置。

Q6: 古巴搭計程車會不會被騙?  去古巴租車是個好主意嗎?

A6: 這是一個大題目,我先把想到的寫起來,之後可能會繼續補充。

從哈瓦那機場落地開始,就會不斷地聽到街頭有人對你喊 "Taxi? Taxi?",試圖攬客。從國營計程車行Cubataxi,開著冷氣新車的司機,到踩著三輪車的車夫都會問你要不要搭計程車,價格也隨著遠近而有差別。基本上哈瓦那市區只要在Central Havana以內,外國人搭車的價格最多不會超過5CUC,遠一點到Miramar區頂多10CUC,超過的都可以議價。國營計程車行的司機其實就是員工,例如說某個路段內外國人的收費是3CUC,司機收5CUC就有2CUC放進自己口袋,他們一開始都會跟你喊價10CUC,在觀光飯店前常常可以收到這樣的價錢。不過古巴計程車數量眾多,就算是國營車行,一個司機不願意載也會有其他人願意載你,所以除非是特殊情況,按照正常行情都是可以搭到計程車的。阮囊羞澀如我對於短短2~3km就要收費5CUC實在難以接受,因此我在哈瓦那大多都用走路,或是搭另一種有意思的「共乘計程車」

共乘計程車的概念和carpool的叫車軟體uber或lyft有異曲同工之妙,就是私家車在街上亂繞,順路把車上的乘客丟包,另外撿上新的乘客上車。雖然可能比專車慢一點,但是價格也便宜的多,大多我都可以用1~2CUC的價錢(這是外國人的坑殺價,但也遠比計程車便宜)到任何我想去的地方。而叫車的默契就是站在街頭伸出食指與中指平放,共乘計程車就會視情況停下來 ─ 你搭到的車可能是任何的車種,包括上面貼著TAXI字樣的私人老爺車、蘇聯老拉達、後座改裝8個座位的吉普車或是卡車,只要他願意停下來,跟他說你要去的目的地就會把你安全送到。這是我個人最喜歡的移動方式,因為可以搭到各種有趣的交通工具。有時候一台黃色的國營計程車停下來也不意外,有可能是他的客人即將下車,因此先撿一個上來。簡單說只要價格合適,什麼車都能搭。除了四輪汽車之外,很普遍的還有三輪腳踏車、椰子摩托計程車(Coco-Taxi),價格則比汽車略為便宜一點。




至於租車這件事,我覺得這是遊覽哈瓦那以外景點最好的方式了。不過就跟古巴所有的事情一樣,好壞摻半。首先接受外國人租車的租車公司全是國營公司,如Havanacars、Cubacar(同一家)和Via等,後者價格較高,前者較便宜。車子比全國平均的車齡新很多,但是和西方國家的車況與車齡仍有一段差距。多數可以租的車款包括中國製的Geely、MG,標緻301、雷諾Sandero等車款。我則是領到一台Kia Picanto (台灣的Morning)。根據我事前查到的資料,幾乎都是手排車,不過到當地發現自排車占的比例極高。租車有保險和無保險有著不小的價差,不過強烈建議選有保險的。租車公司的經理跟我說,無論發生什麼事,車禍也好還是違規被警察攔下來,「都不要付錢」。聯絡租車公司之後租車公司會出面幫你搞定,最後再付款給租車公司。經理說如果沒有喝酒,基本上是都不用額外付錢賠償,這點我是半信半疑啦....

然而租車這整件事也非常的古巴。我先透過旅行社向Cubacar預約了一輛車,打算在機場領車直接前往我第一天的目的地Cienfuego。旅行社回信表示機場當天的車輛不夠,因此要去市區的租車公司取車。當天下飛機之後,租車公司會有人來機場接你去公司,下飛機之後如果沒有看到人,請打某個電話聯絡。我下飛機之後,非常不意外地沒看到任何人來接我,於是我直接走去租車公司駐點在機場的辦公室,裡面的人聽到我說有人要來接我去市區租車站,猶如聽到耶穌結了兩次婚一樣驚訝,一直跟我強調從來沒有這樣的事情發生過。我當下決定不要跟他們瞎攪和,花25塊搭了計程車直奔市區租車點比較實際。到了租車點,租車公司經理非常熱情地跟我握手擁抱,說你應該就是OO吧? 我們有收到你的租車預定,但是現在公司沒車,所以你要等。等多久呢? 你看前一組客人吧,他們情況跟你一樣,現在還沒輪到他們呢! 等他們拿到車之後,下一個就是你了唷,聽起來很棒吧!

於是我在一個已經預約取車,且到站時間沒有提早的情況下,額外等了1.5hr領到了我的愛車。經理說因為車修不好,所以改給我一台小一點的自排車問我能不能接受? 都等了這麼久,看看沒問題就說好。由於外觀前保險桿應該被整隻撞下來過,因此看起來有一種開口笑的喜感。在古巴租車押金必須付現金,我的車與天數要付150 CUC。另外他幫你加了半缸汽油,要跟你收20CUC,還車時油箱全空即可。汽油這件事情實在是很坑爹,一是我的車油箱半缸連14公升都加不到,外面的油價最便宜的一公升是0.8CUC,20塊不知道怎麼算的。二是空油箱還車,擺明了就是要賺你開不完油箱裡面的汽油。不過汽油在古巴算是昂貴的物資,會有這樣的政策似乎也不意外。國營租車行的租金小Kia一天是70EUR,另外還有些手續費規費什麼的,結帳的時候一天幾乎90EUR。這個價錢我在美國都租到Dodge Challenger了。

古巴沒有GPS系統也沒有Google Map,我問了經理租車公司有沒有地圖可以給我。經理跟我說沒有,你或許可以去買一本。哪裡有賣呢? 對不起,我不知道。而且現在晚上6:30,應該商店都關了,很抱歉幫不了你。還好第一天我靠著之前review多次的路書和offline map,成功地帶我到了目的地。

古巴國內有一條大的高速公路稱為Autopista,橫向大致貫穿古巴東西,從哈瓦那出發一路往東。連結不到的地方則有老的環島公路(CS)串聯主要城市。古巴市區的車多,但在Autopista上奔馳的車輛不多。古巴人多半開車的習慣很好,也很注意安全,與我去過的第三世界國家完全不同。唯一的問題是古巴高速公路在出了首都之後路況急轉直下,一來是中央靠山區的地方多雨,路面損壞的機率增加,二來是經費有限,路面即使重鋪也沒辦法把每個車道鋪好。第一天開車的中途我就碰上大雨,高速公路上有著大小不一且分布發散的坑洞,雨天便成為小水坑,全線沒有路燈,開100km/hr都覺得有點可怕。除了駕駛的專注力之外,還要分神找路,以及注意哪裡有加油站(該死的半缸油根本不到半缸,開不到100km就亮燈見底了),單人駕駛的心理壓力極大。好在後來成功地找到加油站,以及offline map正式派上用場,我才真正鬆了一口氣。

在Autopista上,老爺車比想像中的少,可能他們根本不具備長途旅行的能力吧。比較常見到的就是觀光客拼車的黃色計程車,公路卡車和少量的私家車,車齡多半比街上跑的新很多。但這次來古巴租車我還是逃不了修車的命運,一天早上要出門車不發,檢查了一下發現是汽油幫浦不轉,拿了拆胎板手敲了一下就正常做動了。另一次是一夜大雨之後半個車輪泡在水裡,剎車卡鉗似乎輕微咬死。還好小開一段之後就恢復正常,不幸中的大幸。但這表示租車公司提供的車況品質不是太好,建議還是具備一點基本的汽車修護知識再來租車。不過當地人非常熱情,看到你車壞了就一群人圍上來出意見,高速公路路邊也不時見到有人在換胎修車,大約就是古巴人民的日常。租車時記得檢查四個輪胎的胎壓和備胎是否還在,換胎工具是否齊全。在這樣的路況下,運氣不好是真的可能要在路邊自己換胎的。


陪伴我四日的愛車,平安帶我回家了!


第一篇先寫到這裡吧,待續....





Sunday 26 October 2014

1500km的泰北長征 - 2

Phu Ruea National Park

在素可泰前往清康(Chiang Khan,詳見上篇)的路中,路途遙遠,勢必要找個休息點吃午飯。往東北的203公路實在荒涼的很,過了12點想找吃的,一路開到1點多才看到像餐廳的地方。不過放慢車速停下來才發現,原來路邊看起來像茅草屋的東西常常都是餐廳。隨便選了個「小茅屋」、比手畫腳一頓之後上了兩碗麵。正好看地圖人在Phu Ruea 國家公園附近,那就路過參觀一下吧。

雖然泰國地處熱帶,但山區在涼季時氣溫可低至零下。我在雨季季末上山,明顯能感覺氣溫降低,涼爽舒適。Phu Ruea 國家公園的入口非常不起眼,就在一個7-11旁的拱門進去。沿路上有幾個Resort,但看起來都沒遊客,一路走則會看到一個管制收費站,進去就是國家公園了。

國家公園的入場費就像大多數的泰國觀光景點一樣,本地人外地人票價不同。不過我很懷疑這地方到底有沒有外國人來,我租的Pick-up具有非常良好的偽裝效果,加上今天早上又買了一個很Local的裝飾品,一陣瞎唬爛之後賣票員就算了我和盛董兩個本地人價,門票從200瞬間降到40B。雖然200B也不算貴,但爽感瞬間提升,對不起我真是貪小便宜的台灣人。

不知道是不是這串玉蘭花幫的忙

Thursday 23 October 2014

1500km的泰北長征

「計畫趕不上變化,變化趕不上長官一句話」

今年4月從北京回來之後,咱們一行人就相約中國十一長假清邁再見。誰知沒幾個月,有人找到工作了(理論上該恭喜吧)、有人懷孕等待卸貨,最後就只有我一人能成行。但時間卡了最熱門的中國十一假期,可想而知整個清邁將滿滿都是中國人。還好泰國最大的好處就是國土無敵大,而中國人對泰國的認識就只有曼谷和清邁,按照這樣的邏輯,只要在十一長假遠離這兩個是非之地,應該就可以安全下莊吧!

繼上次的微Roadtrip(里程數是這次的1/3)之後,我對在泰國自駕遊多了些信心,反正路況車況都好,要便宜就出發前先訂車。這次選了國際品牌Budget租車,還是租最便宜的Pick-up車款。線上預約真是有夠便宜,含基本保險(Damage Waiver THB10,000) 六天才花5000出頭,最後又加了GPS與全險,6000Baht 打死,比我上次臨櫃的價錢便宜了三分之一。Budget的車況不錯,里程三萬六千多,粗估車齡一年。內裝比我上次租的豪華,還裝了個FRP的貨斗蓋,實用性增添不少。

Toyota Vigo Hilux 被列在Compact 車系,所以便宜

我的旅程從清邁開始,南下素可泰,接著往東北方向前進,到Phu Ruea 國家公園、下切湄公河右岸的邊境公路,進入雷府的可愛小鎮清康,再往西經南邦回清邁。從下面的地圖看,這距離好像真得不長不過就是在泰國北部東北部繞個小圈而已,但看看距離估算真的是有夠遠。好在抓了盛站長伴我遠征,心理壓力減低不少。



Monday 28 April 2014

胡同與炸醬麵

又到了食物吃完、飛機沒來又不知道要幹什麼的時間了,今天我們講個炸醬麵的故事如何?

北京的胡同這幾年越來越少了,一方面因為中國政府忙著開發地產,位於精華地區的胡同自然列為優先拆遷的標的,另一方面則是因為胡同裡生活條件不好,有能力的年輕人寧願住遠一點的高樓大廈。就地理位置來看,北京城內的胡同多位於三環內,絕大多數還坐落於二環裡頭,雖然最靠近市中心(也就是紫禁城),但這區除了部分公家機關、名勝古蹟之外,和平常的生活沒有太大關係。例如科技公司多設在北四環的中關村、設計公司在亞運村,金融區則分布東西兩側,國貿CBD和金融街,因此對於平常在北京生活的人來說,「進城」並不是必要選項。

現在僅存的胡同大概能分成兩種,一種是重新拉皮、規劃的觀光胡同,如著名的南鑼鼓巷、什剎海都是;另一種則是尚未拆遷、仍有住戶的胡同,散落在北京各處。觀光胡同居民多已搬走,大多產權歸公,商家再投標進駐。少數私有產權的,也沒人願意住裡面,院子租出去給人做生意賺的多。在北平淪陷之前,胡同裡大多數的四合院是以「家」為單位分佈,一般一進的四合院裡能住上一家子人,經濟條件好一點的就蓋個二進院。不過有個共通點,無論是文官武官(以前住北京的幾乎都是官),大家的家門都是開在側面;只有八旗子弟王爺等級的能開正門。四合院上橫樑有幾個門當,門當數最多有四個,是官品大的;下有石鼓,圓的方的分別代表文官武官。「門當戶對」,在嫁娶子女時得確定對方家庭是和咱家一樣的,否則就是高攀或屈就了。不過淪陷以後,大多數的四合院地主被迫繳出房產,有些自己只能留下一個偏房住,其它的就畫成「雜院」,即一個四合院裡住了好多人家。這種雜院文化有點類似台灣的眷村文化,特別是北京,官啊公務員啊軍隊從各地而來,大江南北的人住在同一個院落裡,激盪了不少融合文化,同樣也衍生了許多特殊的胡同美食。

北京的南城人和北城人是不同的。南城北城以長安大街分,北城大多都是各地來做官的,全國的菁英份子,中南海現在的位置就算其一;南城開頭就是現在的前門市場、大柵欄(北京人管這個「柵」讀一濁化的ㄖ音),南城的特色是庶民文化,也就是我們一般認定的老北京。大家在相聲裡聽到的「北京土話」,就是南城人的方言,兒話音特別多,嘴皮子鬆。北城人就是讀書人、知識分子,講的是官話普通話。


Tuesday 8 April 2014

一碗牛肉麵之後

這篇原本貼在Facebook,是我在等待班機前隨手寫的。原本擔心結構不完整,但回頭看看好像還行,整理一下就丟來這了。全文如下:


2014/3/28
在我等著往北京的班機時,無意間聽到旁邊兩個「大人」對於服貿的談話。反正牛肉麵吃完了、免稅店內容快會背了,還不如花一點點登機時間寫篇文。

從上週學生占領立法院、訴求退回兩岸服務貿易協定(簡稱服貿)、拒絕黑箱開始,我就密切地關注這個事件,並以直際行動到現場參與並紀錄。這次的公民運動,不是單純的群眾運動,而是一個青年人自體的覺醒運動,有幸參與其中,正見證著台灣歷史的一個新的轉捩點

關於立場,我對於服貿協議並無好惡,以自身的利益而言,通過服貿利大於弊,金融自由有助於金流增加,而作為一個詐騙業者,金流意味著更多的資產得以吸納,企業或個人在對岸的營利,也可能因為避稅或投資用途,需要第三方的停泊,這都是生意的來源。同時大家清楚地知道,面對一個龐大的經濟體,在談判桌上籌碼有限,議價能力(Bargaining Power) 小得多。如果論服貿協議的結果,我認為這談判談的不差,在條文上雙方互有讓利、互有所得,雖然不能說完全平等,但也不算吃了大虧。

綜觀立法院內、外抗議的同學和社會人士,對於服貿協議的支持、反對尚未定論,但大家有一個共通點,那就是不再信任這個政府了。抗議的人群不信任這個「協議」,其來有自,因為過去政府的承諾早已不是空談、而是笑話,讓人不禁懷疑起這個把關的機制是否早已名存實亡?在國會佔有多數的國民黨,推行自家執政政府政策,居然需要用「奧步」過關,國、民兩黨國會議員恬不知恥,身為選民的你,也在這個腐化的過程中推了一把。

從上面的論點,我們要問:服貿議題到底是不是一個經濟議題?還是這是一個牽涉更廣的社會議題?

Sunday 17 November 2013

酸民米芝蓮:[紐約] Peter Luger

忘了在哪聽到這句話:「時尚雜誌就是月薪六萬元的編輯教月薪三萬的讀者如何用月薪二十萬的方式花錢。」身為一個雜誌讀者,我想這句話道破了我長久以來的疑問,這些鬼東西真的有人會買嗎?好在大家都心照不宣,繼續假掰地大談(注意,不是大啖)北歐家具的潮濕問題、音響太好吵到鄰居的困擾,還有某年採收的黑皮諾不盡人意等話題,回首一翻薪水單,啊哈!原來已經改領22k了。



飲食這件事本身是個民生問題。不過特別的是,在這個島上,人們對於大餐的追求倒是挺瘋狂的。記得某年民生東路某種族歧視很嚴重的五星酒店推出風乾熟成牛排時,市場供不應求。報紙老饕忙著用看似熟悉但又很陌生的形容詞敘述其美妙的滋味,讀者則是讀得兩頰生津,這時報紙美食版就頗有時尚雜誌的氣魄:吃過一兩次熟成牛排的作者教從來沒吃過熟成牛排的讀者怎樣分辨全球最頂級的各種熟成牛排風味。不管怎樣,用重量計價的熟成牛排在台灣與我無緣,看完之後只能安慰自己多吃幾碗牛肉麵,在胃裡多待幾天或許也有熟成的效果,我想金華街的廖家牛肉麵(容我改天再多著墨)因此多賣了好幾碗麵。

大多數中產階級的家庭不會存一陣子錢去買Rolf Benz沙發(編按:假設你不知道什麼是Rolf Benz,要麼表示你已經脫離月薪三萬的困境,不然就是時尚雜誌看太少),但不少家庭一陣子會願意多花點代價享用美食。我想這個就是我們和英國人最徹底的差別,然後我們就產出了教學生一次吃兩個便當的總統,他們有個幫學生煮義大利美食的Jamie Oliver。我是標準的台灣人,出發前往紐約之前,噗浪的噗友們給了無數的建議,多半都非常有建設性,像是想不到吃什麼可以吃麥當勞、和有一家餐車好好吃只是我忘記開在哪之類的貼心提示,唯一有用且有交集的,就是預算再怎麼緊,一定要去牛排聖地Peter Luger。